人工智能素养:提出背景、概念界定与构成要素
引言
AI素养的提出背景
AI素养的概念界定

其次,AI正具备越来越强的社会伦理属性,如何与AI协作共生构成AI素养的差异化内涵。新一代AI在智能形态上将凸显颠覆意义,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出更广泛的渗透性和更普遍的赋能空间。个体与AI互动过程中,社会逻辑超越机器交互逻辑,AI更多表现为拥有高等智能的协作者、共创者角色。这一差异导致用户评估AI产品的标准与评估传统数字产品的标准不同,直接使用与之前数字素养相关的内容描述AI素养不再恰当。AI在某些特定领域拥有超人类智能,人与智能机器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合作完成更加繁杂的任务。人类的灵活性、想象力、创造性与机器的稳定性、逻辑性可以优势互补。Veloso等认为,人类与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将是“共生自治”。未来的社会交际不仅仅局限于人类个体之间,更有可能出现在人类和AI之间。AI素养培育要超越技术视角,始终保持人类在人机共生中的主动性、主体性和主导性。
AI素养的构成要素

(3)伦理政策参与。由于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挑战,诸如自动驾驶等很多关键AI应用的商业化进展主要并不取决于技术,而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认知、参与和支持程度。个体应该能够理解AI伦理相关政策议题,以确保未来AI技术的使用和发展符合包容性、公平获取和最小化偏见原则。随着AI技术在教育、医疗、交通等公共服务、民生领域的应用,公众还需要具备参与政策讨论和建议的能力,积极参与道德环境维护、弱势群体关怀和伦理政策建设,履行智能时代的积极公民责任。
结语
创建时间:2024-10-09 11:05
넶浏览量:0